2024年11月29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举办的“久‘九’为功,精细管理,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管理论坛”在沪顺利召开。此次论坛议题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时代医保、财务、医务三大核心领域,汇聚了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及行业同仁,共谋精细化管理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延斌为论坛致开幕辞,国家医疗保障局、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领导发表致辞,为论坛拉开序幕。开幕式由九院副院长王旭东主持。
主论坛:聚焦高质量发展,探讨精细管理之道
主论坛由多位权威专家分别发表了主旨报告,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方向、医保基金监管的创新举措以及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路径展开深入探讨。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院长许树强教授以《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题,深刻阐述了公立医院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使命担当与发展方向。
上海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的报告《社会治理视角下医保基金监管》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科技赋能医保监管的新模式,为医保基金的安全、高效使用提供了新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总会计师张海斌则从财务管理视角出发,分享了医院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提升运行效率。
医保分论坛:多层次保障与医保支付改革
医保分论坛由九院医保办主任刘明致欢迎辞,并邀请多位业内专家进行专题分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保处处长林敏在《DRG背景下数智分析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展示了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工具在医院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牛培勤副院长则围绕《DRG付费与病案首页质量》分享了医院如何通过提升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来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郑州市中心医院医保处处长吴晓丽的报告《商业保险融入医疗体系的价值意义》,深入分析了商业保险作为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在分担医保支付压力、拓宽资金来源方面的作用和路径;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杨威副研究员则以《多层次医疗保障下的商业健康保险》为题,全面剖析了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两场圆桌讨论深化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与商业保险合作的热点话题。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与医院精细化管理”主题讨论中,专家们从数据应用、支付策略优化等多方面提出了创新建议;而“商业健康保险与公立医疗机构合作之路”则探索了商业健康保险融入当前医疗体系的潜力与挑战,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医务分论坛:精细化管理驱动医疗服务升级
医务分论坛围绕精细化管理在医务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未来趋势展开。论坛由王旭东副院长致辞。在专题分享环节,南京鼓楼医院门诊部主任潘涛围绕“优化患者就医体验”的核心理念,结合南京市门诊质控工作和鼓楼医院实践,强调全面质量管理工具在提升服务质量中的关键作用。瑞金医院医务处处长高卫益则分享了瑞金医院在医疗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探索成果,展现了精细化管理如何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此外,医务分论坛特别设置了跨界分享环节。上海植物园园长严巍探讨了自然元素在人类身心健康中的独特作用;而上海双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CEO肖荣伟则分享了低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创新应用,展示了医工融合为应急医疗服务注入的技术驱动。
圆桌讨论环节由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张戟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门办主任邱智渊主持,来自卫生行政管理、学术研究、医疗机构管理实践及基层卫生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代表,围绕老龄化背景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以及门诊就医体验的提升策略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共同探索公立医院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携手并进,共绘高质量发展蓝图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需要从精细化管理入手,同时需紧跟医保改革的政策导向,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行业内外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激发医院的发展潜力。无论是医务管理、医保监管,还是财务管理,都需秉持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大数据与智能化技术,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行业内思想的碰撞与经验的交流,更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实践案例与发展思路。展望未来,九院将深化精细管理,紧跟医改步伐,并积极寻求技术创新与行业内深度合作的契机,携手同行,共同为提升人民健康福祉而不懈努力,开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供稿:医务一处、医务二处、门急诊管理处、医保办)